北京同在心理工作室
在线咨询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联系方式
手机/微信:13811483586
QQ/邮箱:2473471882
网络课程
AIwBCAAQAhgAIPuzi9cFKLm8iiwwgA849wk

点击“更多”,即可进入同在心理的课程店铺。


心理脱单,自我成长,婚姻课程,心理咨询专业课程热销中。

祝贺肖雪萍•同在和渔歌轻飏心理工作室伦理小组成立!

肖雪萍·同在心理工作室联合渔歌轻飏成立伦理小组

2017年3月5日下午四点,肖雪萍·同在心理工作室和渔歌轻飏心理工作室伦理小组成立仪式在北京市西城区四合上院拉开序幕。本次参加仪式的除了发起人肖雪萍和周湘(渔歌轻飏创始人),还有两个工作室旗下部分心理咨询师,他们分别是:魏红、王惠艳、赵童宇、刘思辰。


作为本次活动主要发起人,渔歌轻飏的创始人周湘首先谈了自己发起这个伦理小组的原因。2016年6月,渔歌轻飏心理工作室遇到了严重的咨询师违反职业伦理的情况,虽然在督导和四位资深同行的支持下,妥善处理了这起事件,但是自己也因此承受了不少焦虑和攻击。考虑到整个心理咨询行业仍然缺乏统一的职业规范,她翻阅了大量国内外关于心理咨询伦理的专业文献,包括登陆中国心理学会的网页查阅资料,发现很多前辈都曾经建议机构之间可以联合设立伦理小组,互相支持和监管。于是就成立了渔歌轻飏心理工作室伦理小组,大约半年之后,又邀请肖雪萍携同在心理工作室一起加入。

在渔歌轻飏心理工作室的咨询师违反伦理事件里,肖雪萍作为四位参与处理的咨询师之一,对于当时的情形也做了简单的回顾。并谈到了自己积极参与该伦理小组的初衷:目前政府对心理咨询行业的监管还比较缺失,那么心理咨询师就需要能够自我管理。有了伦理小组,咨询工作开展起来会感觉被保护和被支持。心理咨询伦理,不止是保护来访者的权益不被损伤,其实也保护了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自尊,让职业生涯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


为了伦理小组的运作和发展,作为发起机构,渔歌轻飏与同在心理工作室决定每年赞助600元的伦理学习基金,用于购买伦理书籍,组织大家学习伦理的经费。整个伦理小组成立仪式在大家的开放和建议中,持续了2个小时。


心理咨询师们分别领取了2017年伦理学习教材《心理咨询的伦理与实践》一书,以便参加伦理小组每年3-4次的伦理知识学习。也交流了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伦理两难问题,更多是知情同意和双重关系的问题,大家坦诚、开放、认真地对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从个人的工作理念出发,从行业的健康发展出发,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思考和经验参照。为了使本次仪式更具实际效应,在座的所有咨询师及工作人员还签署了渔歌轻飏与同在心理工作室论理小组承诺书,并合影留念。


据悉,肖雪萍·同在心理工作室的前身,是心理咨询师肖雪萍的个人工作室,于2017年2月转型为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多年来不但为来访者们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也通过写作、视频、线上课等形式,对社会大众进行心理学教育的工作,并赢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渔歌轻飏心理工作室自2011年成立至今已逾6年,创始人周湘作为极具专业性的资深心理咨询师,为北京的心理咨询行业培养了超过60位专业心理咨询师,并因此得到行业的认可和尊敬。


此次两个坚守专业的心理工作室联合成立心理咨询伦理小组,并进行严肃的成立仪式和宣誓程序,对于心理咨询行业的健康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心理咨询行业自律自察时代的开启,意味着心理咨询专业工作者,对自身专业的尊重和敬畏。伦理小组将帮助咨询师们更好地自我管理,也能帮助来访者们得到被保护和被支持的安全的心理服务。



之后伦理小组的工作程序及来访者们伦理投诉的程序,我们将另行公布。我们的伦理小组刚起步,诚挚的期盼同行们给予我们支持与建议,欢迎更多同行加入进来,我们共同创造有伦理规范的执业之路!

——————————————————————————————————————————————————


[关于心理咨询伦理的科普小知识]


伦理,即人与人,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


心理咨询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内在世界进行工作。所以心理咨询行业的伦理,主要体现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上。心理咨询的伦理规则,最基本的是来访者知情同意和遵守设置、咨询师的专业受训和价值中立、咨询关系的平等、尊重、保密、安全等方面。


谈到心理咨询的伦理,北京大学副教授徐凯文博士在多个场合提及1990年代的北京中关村电子市场和中国足球,认为这两个行业衰败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从业者没有遵照应有的职业伦理规范。


在心理咨询行业发展比较成熟的西方国家,会有很多官方和行业协会的伦理小组,对心理咨询师的伦理要求是非常细致而苛刻的,如果心理咨询师有出现违反职业伦理的行为,并被投诉,根据违反伦理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轻则被罚款,重则被吊销工作执照,或终生不得再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甚至可能会入狱,并留下案底。


在心理咨询师们之间,也流传着美国的心理咨询师,为了捍卫来访者的隐私不被泄露过多,而在法庭上严词拒绝法官的过度询问,因此成为被告的故事。


当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师,严格恪守职业伦理,在工作中保证来访者的利益最大化,持续不断地进修学习以保证专业的胜任能力,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任,心理咨询行业的健康发展就有了保障,那么作为助人职业者自身,心理咨询师们的心理健康也就能得到最大化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