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在心理工作室
在线咨询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联系方式
手机/微信:13811483586
QQ/邮箱:2473471882
网络课程
AIwBCAAQAhgAIPuzi9cFKLm8iiwwgA849wk

点击“更多”,即可进入同在心理的课程店铺。


心理脱单,自我成长,婚姻课程,心理咨询专业课程热销中。

肖雪萍心理工作室正式更名为 肖雪萍·同在心理工作室


2014年夏天,我创办肖雪萍心理工作室,开始了自己的私人执业之路。


在两年多时间里,我为超过60位来访者提供了超过1200小时的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加上此前在其他工作室的挂职,我已经累积了超过2000小时的心理咨询量;

为5位准同行提供了付费的入行和专业进阶指导;

为超过15家企业、大学和平台提供了不同主题的培训、演讲和微课堂,合计逾50场;

带领了1个心理动力团体和5场心理动力体验沙龙;

还主持了一个共计13节课的在线直播课程;

为5家杂志——《婚姻与家庭》、《健康与营养》、《时尚健康》、《伴侣》、《现代家庭生活》提供心理专栏稿件;

为中国教育电视台《请教请教》栏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青草有约》和《乡村夜话》,中国关委会旗下《积木育儿》担任心理专家工作;

获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颁发的《特约宣传员》聘书,并代表心理咨询师同行在大会上发言。

《滚床单心理学1》在2012年出版之后,一直畅销不止,在各方人士的要求之下,2016年我又写了《滚床单心理学2》,后者将于下个月底面世。

(此封面设计非最终版)

与此同时,我还需要每周去见我的咨询师和督导师;

每年参加两次每次7天的专业培训;每年参加两次每次3天的动力团体。

以及,一些临时的琐碎的其他工作。

可想而知,我的工作已经非常饱和,每一个工作日都必须高效利用每一个小时,才能完成所有工作。



2016年10月以来,有多家媒体、机构、平台寻求和我的合作,希望我能够为他们的会员、顾客、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或者相关主题的培训、演讲等;


2016年12月,得到国内最大的音频网站喜马拉雅的邀请,我酝酿已久的女神课终于在喜马拉雅得以实施,目前,以心理学为基础,结合形象学的《女神进化论》心理课已经在2017年1月中旬上线。因内容的丰富实用,声音表达的平和安静,获得各方好评。

还吸引来各种合作资源,面膜品牌、形象机构、美容会所等;

同样是2017年1月,著名演讲平台《一刻》邀请我作为讲者,于2017年2月12日以《被发现的出轨,是出轨者的有意为之》为题进行主题演讲。


凡此种种的发展和变化,让我意识到,我已经到了必须要建一个团队来工作的阶段。


此前我一直不愿意这样做,因为我极不喜欢“老板”这个职业。

十几年前的一次创业经历(当时我做了一家形象设计公司),让我深深地意识到,我实在无法成为生意人。我喜欢靠专业吃饭,没法靠做买卖生活。再加上其他的因素,比如我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形象设计师的职业,我关掉了那家经营还算平稳的公司。



如今再回头看,其实当时的我,还没有能力处理太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职场环境。

和一群心态各异的伙伴一起工作,如何在情感、利益、发展、价值、愿景之间找到平衡;为一帮又是学生、又是顾客、又是潜在竞争对手的人提供服务,如何把握关系的界限,如何坚守商业规则,是很考验心理素质和领导能力的。

今天的我,早已不同于当年。

如今我有十足把握可以应对各种复杂的局面,也知道遇到困难时该如何寻求,去哪里寻求,以及向谁寻求支持和帮助。

所以我决定,从2017年开始构建一个团队一起来工作。



既然有了想法,那么现在就去行动。这是我一贯的行事风格。


我首先想到的是,如果工作室的名字继续叫“肖雪萍心理工作室”,可能会阻碍即将加入的心理咨询师的发展。

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不比其他行业。所有的心理咨询师,最终的发展方向都是独立开业,然后在此基础上谋求机构和平台的合作。如果机构或平台顶着一个咨询师的名字,可能让其他咨询师难以成为和发展ta自己。



2017年1月25日,在回乡过年的路上,我确定了工作室的新名字:

肖雪萍·同在心理工作室。


同在,即:

我们在一起,没有权威,没有评判,

没有对爱、恨和局限性的回避。


同在,即:

和宇宙星空同在,和世间万物同在,

和爱恨情仇同在,

和一切已知和未知的真相同在。



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工作风格和工作理念。

从前,我和来访者们是同在的,现在,我也将和咨询师伙伴们同在。


我预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当肖雪萍·同在心理工作室逐渐成熟起来,将不再需要“肖雪萍”作为前缀。

到那时,肖雪萍·同在心理工作室必然已经成为更专业的心理咨询品牌,为更多更广泛的人们提供优质的心理服务,也为社会的发展,为大众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幸福,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