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起来和他人一样,让我觉得安全作者:肖雪萍
看起来和他人一样 让我觉得安全 1894年,美国传教士阿瑟·史密斯来到中国,之后写了一本书叫《中国人的性格》,据说是世界上最早研究中国民族性的著作。在这本书里,表述了中国人的优点,但更多的是负面的特性,比如麻木不仁、缺乏诚信、互相猜疑、没有同情心等等,据说当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被这本书的观察和总结深深震动。辜鸿铭对此做出一个较为中肯的评价,他说:“那个可敬的阿瑟·史密斯先生,曾著过一本关于中国人特性的书,但他却不了解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作为一个美国人,他不够深沉。” 辜鸿铭所说的“不够深沉”,其实意指阿瑟·史密斯的片面性。他作为外来者,并不能理解中国人呈现某些行为和性格上特质的原因。十九世纪末的中国底层人民在非常恶劣的政治、社会和自然环境中,过着朝不保夕、随时殒命的生活,所谓的麻木不仁,其实是求生本能作出的适应性调整——在身体陨灭和精神麻木之间,选择后者,起码能保障后代繁衍。 社会适应能力是现代社会评估一个人心理健康度的重要指标,但是在十九世纪末的中国,社会适应能力却是关乎生死的重要能力。 所有的人——无论生活在什么时代——都必须根据社会的需要来调整自己,遵守固有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用社会许可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否则就可能失去社会身份(出轨可能会导致离婚),失去自由(犯罪会被关进监狱),乃至失去生命(危险驾驶可能致命)。 我们适应社会的方式还包括: 1、 拥有社会需要的职业技能; 2、 呈现社会认可的素质品质; 3、 懂得如何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4、 去做社会认为“对”和“好”的行为;
要获取相应的社会资本,实现个人的目标和价值,上述几条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做法。 这个适应社会的过程是我们被社会塑造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我们主动向社会靠拢的过程。无论我们如何定义这个过程,有一个事实毋庸置疑:所谓的社会化,其实就是让自己看起来和别人一样。古人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虽说过于武断,却也能从一个侧面道出人的天性中,就是排斥和自己不同的人。如果说古人排斥异族,是考虑到部族的人身安全,那么现代人排斥异己,则是为了心理上的安全。无论是生物基因的设计,还是社会期待的原因,人在潜意识里就是要和他人趋同。 那么,在趋同社会和自我需求之间,人们是如何找到平衡的呢? 孙隆基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详尽描述了中国人如何用两套不同的标准对待外人和自己人,在两套标准之间切换得灵活自如,在繁杂的人情世故中左右逢源,既没有挑战社会规则,又满足了个人小欲望,真是一种神奇的本领!在行文表达中,孙隆基对此隐约表达了否定的态度,甚至透出某种深恶痛绝的意味。但在我看来,作为没有长时间在祖国大陆生活的中国人,他确实无法理解,那其实是一种精妙的生存智慧,也可以说是社会化程度较高的表现。一个社会化程度较高的人,在社会生活中会感觉更加自如,因为他熟练掌握了社会所需的技能——除了谋生技能,还有人际技能,顺应社会标准的技能,调动和使用社会资源的技能。 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社会,各种各样的文化和思潮融汇在一起,导致我们对同一个现象总有截然相反却又逻辑自洽的观点。比如,“人心隔肚皮”和“日久见人心”,“金钱不是万能的”和“有钱能使鬼推磨”,“好马不吃回头草”和“浪子回头金不换”等等。如此复杂的社会规则,不但要能准确理解,还要能举一反三,随时整合变化,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大部分中国人却能很好地掌握和使用,其实是非常了不起的能力。 然而,物极必反。 当一个人过于适应社会,可能就会弄丢了自己。这也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想要什么的原因。当我们忙着追求社会认为“好”和“对”的东西,忙着把自己变得和他人一样,确实会不知不觉中忘了自己是谁,失去了和自我内心的联系。这是很多人总是那么焦虑,那么急匆匆,无法安于当下的根本原因。 本文摘自肖雪萍新书 《虽然不容易,但是没关系》 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