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适合参加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心理咨询吗?所谓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心理咨询,就是由佛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吸收了人本主义、自体心理学、主体间等流派的精髓,关注咨询关系、关注此时此刻的发生、关注来访者的今天与过去经验之间的联系,在固定时间和频率的专业设置下,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谈话,帮助来访者更深地认识和理解自己,并通过对过往经验的梳理和整合,明晰自己的需要、愿望和优势资源,移开妨碍这些需要、愿望和优势资源得以发挥的心理阻滞,帮助来访者活出真实、完整、自由有活力的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很重要,然而更重要的却是来访者。 如果心理咨询的场景是一个游乐场,那么来访者要负责搭建这个游乐场,还要负责给这个游乐场上色。他一边认真地做着这些工作,还要一边向咨询师介绍,这个游乐场的构思,以及他为何这样构思; 如果心理咨询的过程是一场旅行,那么来访者要负责作为这场旅行的导游。他和咨询师一起上路,他要一边走,一边向咨询师介绍路上的风景,分享路上的心情,他的所思所想所感受,还要经由自己的分享去思考和反思自己。 如果心理咨询的过程是一个小组会,那么来访者是这个小组会的组织者。他要制定会议的主题,提出会议的内容,分享会议过程中他的思考和感受;还得负责把当下的会议,结合他记忆中的其他会议,综合分析两个会议之间的异同,并思考这些异同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和他的思维、情绪、价值观、需要、人际模式等之间的关联。 (读者也许会好奇,那么多重要的工作都要由来访者负责,心理咨询师在干什么。心理咨询师在教来访者搭建游乐场、教来访者策划一场旅行、教来访者召开小组会。只不过那个教的方式,不像老师上课,也不像工匠示范,更不是替代来访者去做他的事。心理咨询师的教学方法是,像有温度的镜子一样映衬、陪伴、包纳来访者和来访者的一切:故事、感受、体验、想法、愿望、需要等等,然后营造安全、信任、坦诚的环境和氛围,和来访者讨论、理解、梳理那一切,使来访者能够从中有所发现和成长,进而开创自己想要的人生。)
读者应该已经感受到了,这并不是容易的工作。 尤其是当来访者正身处痛苦,被无力、无助、绝望的情绪所淹没,感觉自己的生活即将崩溃时,就更加难以做到。这也是我们不接受当天的新咨询预约的原因——那时心理咨询师除了提供安慰、陪伴和支持,根本就无法开展工作。然而这些安慰、陪伴和支持,其实来访者的朋友、亲人也可以做。某种程度上来说,动力取向的心理咨询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来访者学会和朋友、家人连接,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向他们求助,建立健康有益的社会支持系统。
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心理咨询,能通过和我们一起工作来获益呢? 1、 每周有固定的时间参加咨询,有能力承受咨询费用; 2、 愿意相信谈话式的心理咨询可以对自己有帮助; 3、 有能力用语言表达自己,也具备基本的观察、反思自己的能力,起码是愿意学习如何反思和观察自己; 4、 能够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待和理解自己,而不是将自己的痛苦简单归因于社会、宗教、他人、环境等。 5、 对自己有好奇,愿意通过自我探索来理解自己和自己的生活,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而非希望咨询师给方案); 基于《精神卫生法》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规定,我们还会视情况而定,甄选如下咨询诉求: 6、 被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且没有接受精神科医生的正规药物治疗,导致没有能力区分幻想与现实;或处于情绪极其不稳定的爆发期,导致无法表述自己和参与咨询,那么心理咨询师将无法开展工作。换言之,如果来访者正在接受正规的药物治疗,处于精神康复期,心理咨询师就可以和精神科医生联盟对来访者进行工作; 7、 来访者的咨询目标是希望诊断自己是否弭患抑郁症、焦虑症等医学视角下的精神问题,那么咨询师也无法提供帮助;换言之,心理咨询师无权对来访者进行生物、医学视角下的诊断,但是可以和来访者一起探索、理解抑郁、焦虑情绪背后的心理、情绪、人际模式的因素。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动力学取向的心理咨询对来访者的要求很高,所以这个解决痛苦的方法并不适合所有人。这才有了各种各样的心理疗法,比如认知行为、家庭治疗、艺术治疗(必要时我们也会将来访者转介给相关领域的同行);有人将痛苦进行升华,通过运动、音乐、写作、宗教的方式帮助自己;有人将自己的痛苦转化为攻击,这些攻击指向自己的形式是生病、意外、自残、自杀等,指向他人的形式是辱骂、虐待、暴力、犯罪等。 不管怎么样,那些极度的痛苦感受,总要寻一个出口去释放。就我多年的观察和经验来说,彻底解决痛苦,让心灵重回宁静的最佳方式,就是去了解、观察和理解自己,找到痛苦的根源,然后去解决它。 而心理咨询,就是其中一种可选择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