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同性恋和双性恋者拥有更多性伴侣?一项来自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表明,在过去一年中(2006-2010年的问卷),有20%的男同性恋拥有6个或以上性伴侣,而其他组别——男异性恋、女异性恋、女同性恋、男双性恋、女双性恋——则远低于这个比率,但其中女双性恋拥有6个或以上性伴侣的比率是6%。在人们拥有的性伴侣数量排序上,大致是:男同性恋>女双性恋>女同性恋>男双性恋>男异性恋>女异性恋。 很明显,男同性恋和女双性恋者比其他群体拥有更多性伴侣。然而,这是为什么呢?他们在更多的性伴侣那里,可以满足什么样的需要呢?难道仅仅是性的快感吗? 社会和心理困境 要谈论后面的话题之前,让我们先来关注一则公益影片的内容。 一家国外的商店里正在出售一只小乌龟,当顾客对小乌龟表示兴趣时,店员就提醒顾客说:这只小乌龟是同性恋。结果,有相当一部分顾客都选择了放弃带它回家。 影片制作者想表达的是,连购买一只宠物龟,人们都会在意它的性取向,并直接用行动表达自己的负面态度。我们就可以想见作为人类世界的一份子,拥有非主流性取向的人们,在参与社会生活时需要承受的压力有多大,内心的孤独和恐惧感有多深。那将让他们对自身有很大的困惑:我到底是谁?我的存在和需要是合理的吗?我可以被大家接受和喜爱吗? 除了在社会和文化层面遇到挑战,同性恋和双性恋群体还将面对心理的困难。 伴侣关系的实质是,人们怀揣着内心的需要和渴望,在人群中寻觅可以提供这些满足的人。无论同性恋、双性恋还是异性恋,都是如此。那些对自己的需要和渴望越是清晰的人,就越容易找到可以提供满足的伴侣,越是对自身的这个部分模糊的人,在寻找伴侣的时候就越可能遇到困难。比如同性恋(尤其是男同性恋)和双性恋者群体。 因为目前的人类社会对男人和女人的形象有着清晰的界定,比如阳刚的男人和温柔的女人形象才符合社会标准,形象上稍有偏差的人就会被众人耻笑,甚至影响现实的生活和事业发展。然而在同性恋群体里,大部分人在情感关系里还是遵循一男一女的角色,也就是俗称的一攻一受。如果一个人在生理上是男人,自我认同也是男性,社会规定他应该是进攻的、阳刚的、事业的形象。但是来到伴侣关系里,他却被认为是女性角色——顺从的、温柔的、居家的——而存在,那会让他是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又如何看待和理解自己呢? 他可能会在某个瞬间,恍惚于自己究竟是男性还是女性,或者困惑于自己的样子是否正常,是否合理,这将影响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再加上整个社会对于男同性恋群体的不接纳,把表现出女性特质的男性冠以歧视性称号,也加剧了男同性恋者对自我的困惑和质疑。这也可能是部分男同性恋拒绝直接插入,而更多采用其他方式享受性爱的原因。 在面对自我认同的危机时,人们要么本能地踏上自我追寻之路,要么会在恐惧和慌乱之下,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在短暂的关系里寻找临时安慰——须注意很多异性恋也会这么做。 无论是由于对自我的不确定性,而随意进入并未准备好的伴侣关系,还是一开始就打算用短暂的关系来逃避面对自己,都容易使得关系很短命。如果时常处于一段又一段短暂的关系——无论同性恋、双性恋还是异性恋——都可能让人们对自己建立情感关系的能力,对情感关系和情感对象产生质疑,慢慢地接受“现实的残酷”,产生“人和人之间就是那么回事”的消极感受,然后就会继续发展短暂的关系,让自己接受理所当然的痛苦。 其心理过程的演变如下图: 于是乎,就有了我们看到的数据,同性恋者尤其是男同性恋者拥有较多性伴侣。 如果有一天,社会对性别形象不再有刻板的形象界定,而是鼓励每个人都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子去活,不去评价某个形象属于什么范畴,男人可以阴柔,女人可以阳刚。阴柔也好,阳刚也罢,只是美好的阴柔或阳刚本身,并不会人为划分它们“应该”属于谁。嗯,说不定那时候人类社会的心理和精神问题会消失大部分,当人们毋需通过性爱关系去界定自我,被节省下来的生命能量,将很大程度上投入到更加广袤丰富的世界,去探索,去成长,去自我实现。 我深信这一天终将会来临,那有赖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双性恋的情感世界 双性恋者在生理上是属于某一种性别的,但是在心理和情感上却存在不确定性。他们可能在同一阶段,既渴望与男人滚床单,又渴望和女人滚床单;也可能这样的渴望,只发生在不同的阶段,换言之,他们可能这个阶段爱上一个男人,到了下一阶段又会爱上一个女人。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只是爱上了一个人而已,和那个人是什么样的性别没有太多关系——如果是这样,他们会更容易缔结稳定的伴侣关系。 正如我在前文所言,人们总是渴望在伴侣关系里得到情感和心理上的满足。如果一位双性恋者发现,自己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富有层次的,甚至很难被尽数满足,他们需要在男性那里寻找一部分需要,也需要在女性那里得到一部分渴望。对于他来说,似乎离开了某一种性别,自己的内心就会变得不够完整。 基于“男同性恋>女双性恋>女同性恋>男双性恋>男异性恋>女异性恋”的性伴侣数量链条,我们知道女双性恋的性伴侣数量仅次于男同性恋。 对于这个现象,很大的可能性是:女权主义的发展让部分女性的自我得到了觉醒,她们意识到女性在社会管理层面的不公平待遇,进而希望和男性并肩齐驱,于是不由自主地渴望像男人一般行事,像男人一般恋爱,甚至是像男人一样“花心”。然而无论是生理属性还是社会属性,她们都被归类为女性,这是永远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对于频繁更换伴侣的女双性恋来说,时而和男人在一起作为一个女人,时而又和女人在一起作为一个男人,也许最能平衡和满足她们内在里的需要。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存在,是每个人内心深处很原始的渴望。 那么,如果说同性恋和双性恋者之所以拥有更多性伴侣是和心理因素有关,他们可能会通过心理治疗得到改善吗?他们有必要开始心理治疗吗? 没有无缘无故 有些专门为同性恋群体提供心理咨询的异性恋咨询师,为了表达支持和尊重的态度,常常是不由分说地认为性取向全然都是天生,或者由生物属性所决定。当然官方的资料也在发表类似的观点。美国心理协会和美国精神医学会在1973年投票表决,把同性恋行为从疾病分类系统中删除,世界卫生组织也在1990年把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分类中删除,从那以后,只要有心理咨询师声称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改变同性恋者的性取向,就会被认为是骗子;如果有人说同性恋背后有心理因素存在,也会被认为是道德不正确。 但是,作为长期在咨询室里和来访者在一起工作的心理动力取向的心理咨询师,我不得不冒着被骂的风险来说点真话:同性恋作为一种性的喜好和行为,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的成因至今都不能被医学和心理学界清晰和明了,但那并不意味着这现象的背后没有原因。我们不能因为对某事物或现象缺乏了解,就认为它的存在不合理或者有问题,但也不能因此就认定它没有被进一步认识的空间。 人们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在深层心理学领域,这句话就更加是真理。所有的心理现象背后都一定存在原因——当然包括同性恋、双性恋等现象——虽然那原因不一定能被我们发现。 我不止一次和自我认同为同性恋的来访者一起发现,在他的成长经历中,总有千丝万缕的原因让他是今天的样子(心理咨询的副产品)。尤其是那些一度不确定自己的性取向,以及曾经喜欢异性后来喜欢同性,或者曾经喜欢同性后来开始喜欢异性的人群。 一个故事 长发披肩的E小姐,父亲性格简单粗暴,对母亲有家暴行为,但母亲毫无还手之力,而只是各种恶言相向。父亲因此被激怒,就打得更加厉害了。两夫妻在吵架和打架中度过了近20年,后来还是离婚了。母亲经常对E小姐诉说父亲的“丑陋行径”,还断言“全天下男人都是恶魔和骗子”。 E小姐读初中的时候,曾经暗恋过班上的男生,但是种种原因并未表白。后来读高一的时候,有个外校的男生公开追求她,被她拒绝后,连续很多天都骚扰和恐吓她。当年只有16岁的E小姐恐惧得不敢去学校,班上一位个性泼辣的女同学得知后,不但挺身而出斥退那个男生,还每天接送E小姐上下学,以保护她免受骚扰。不久,E小姐发现自己深深地爱上了那个女同学。她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变成”同性恋的。 我们发现E小姐的所有女友都有共同特点。她们总显得很有力量,有一些男性般的坚毅和魄力,同时又有着女性特质的温和与包容。换言之,E小姐的女友们在个性上都表现出雌雄同体的特点。而这恰好就是E小姐最渴望的部分:有力量但是却不暴虐的父亲,那可以给她提供保护和依赖,同时又无须恐惧于被伤害;温和包容但同时富有力量的母亲,可以让她体验到情感上的连接感,同时也驱散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但E小姐并没有因为这样的发现,就想要去找一个男人去谈恋爱。她喜欢自己现在的生活,并且通过长时间的心理治疗,她和女友的关系越来越稳定,正在考虑通过人工授精生育一个孩子。 就像E小姐的故事那样,有些自我认同为异性恋的人在心理治疗过程中,也会发现自己之所以喜欢某类型的人,并非无缘无故,而是有着较为深层的原因。大部分人都不会因着自己的新发现而改变生活方式——离婚、分手或改变性取向——他们只是对自己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份理解会促使他们深入自己的生活,让一切都变得更是自己想要的。 心理治疗的副产品 必须要说的是,对自身性取向的探索只是心理治疗的副产品。很少有人来见我是因为不能接受自己的性取向,除了极个别希望通过心理咨询去除对异性的厌恶排斥感之外,大部分同性恋或双性恋者在求助于心理咨询时,大多集中在社会适应和伴侣关系上。在心理咨询师们的眼里,一个人喜欢什么样的性爱对象和性爱方式,就像喜欢什么样的菜系和烹饪方式一样平常。我更关注来访者情绪困扰和内心需要背后的心理动力,而不是表面的形式和症状。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关注个体为何对某类人产生强烈的性趣——无论这性趣指向同性还是异性——但是却无法改变这个性趣本身,如果这个性趣并不会对自身造成伤害,也没有改变的必要。少有什么力量可以大到能改变一个人的原始渴望,很多时候人们也无法改变自身的内在特质,而需要尊重和接受“那就是我”的事实。 然而现实发生的是,网络上仍然有一些询问如何改变性取向的求助贴。在我看来,这愿望背后的心灵呼声是:我不敢和我的感觉在一起,也不想看到我是谁,对于我的人生要如何个性化地走下去,我甚至都没有力量去面对。 这个声音才是需要去探索的部分。 |